close

呂勝南交趾陶

 

負責人:呂勝南

受訪人:呂勝南

訪問日期:101 / 11 / 06

 

訪問人:

B10133303 李彩彤
B10133304 施昱菁

B10133305 劉薰文

B10133306 廖俐嫥

 

01 到文資系找呂老師

 

02 老師上課情景,學生都很認真在做作品

 

03 上細部釉料的毛筆

 

04 多種顏色的釉料

 

 

 

05.06 一些製作會使用到的工具

 

 

07 泥漿,用來接合陶土

把用剩的陶土放置水中等待溶化,在陶土接合時塗上幫助黏合

 

08 手拉坏用的旋轉檯

 

09 工作台

 

10 燒陶的窯

 

11 老師製作好在晾乾的作品

 

12 老師做的八卦獅子頭,在等待晾乾要進窯燒製

 

13 作品完成後,需陰乾一~三個星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陶土顏色為灰黑色

 

14 素坏窯燒,燒完之後原本的灰黑色成為灰白色

 

15 釉燒之後,可以看到交趾陶色彩的豔麗

 

16 老師解釋八卦獅子頭” : 「八卦」為易卜未來,指示前路的意思

「八寶」為八仙所持的東西,意思為八仙獻壽

所以這個「八卦八寶獅頭」,有著鎮宅避兇的意涵

 

17 老師解釋大如意” :「如意」是佛教傳來中國時,當僧侶在說教時,將要點抄錄在上面,當作備忘之用;現今往往是菩薩像所持的佛具之一,常常被人用為壽誕的贈禮。

 

18 老師解釋大地九龍盤” : 龍相傳為神靈之精,虬龍為群龍之長,為祈雨避邪之神。「九」自古以來被人認為是陽數,代表了「富貴萬代」、「子孫萬代」。

 

19 老師給我們看他設計的高達10米的交趾陶作品,現在在高雄市蓮池潭

 

20 採訪時的情景

 

21 最後與老師的合照

 

 

採訪內容

 

1. 請問您從事交趾陶多久了?

答:從17歲開始學習,現在57歲,40年了

 

2. 為何會稱為交趾陶?

答:交趾為地名,為廣東跟越南交界的一處,交趾為陶藝的一種

 

3. 請簡略說明交趾陶的製作過程?

答:交趾陶主要是經過兩次的窯燒而成。第一次是陶土的成形,大約要1100度;第二次則是上釉料後,燒約830度。

 

       4.交趾陶與一般的陶土有何不一樣?

答:在種類上,交趾陶是屬於低溫陶,而一般的陶土則是高溫。因為釉料在太高溫的環境下是無法附著在陶土上的,會無法上色。而在使用性上,交趾陶目前是僅供觀賞用,因釉料中含有鉛毒,故人類無法將它像一般的陶土一樣拿來當作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5. 交趾陶與交趾燒是不一樣的嗎?

答:其實只是名稱上的差別而已,交趾陶就是交趾燒。當傳到日本時日本稱作交趾燒,而在台灣我們稱為陶,在嘉義最為興盛。

 

6. 陶土的主成分?

答:基本上陶土都是由多種礦物混合而成的。主要有三種:廣東烏土、新竹大湳土、鶯歌半瓷土,比例是4:1:2,大湳土呈現象牙白,半瓷土則是使硬度增加。通常會再混一些日本硅石粉及長石粉使陶土不至於過硬。

 

7. 那在外觀上可否分辨出交趾陶與一般的陶土?

答:可以。交趾陶的色彩較鮮豔晶瑩且細緻。

 

8. 請問陶土有這麼多種類,為甚麼您會選擇交趾陶呢?

答:交趾陶是歷史很悠久的一項技藝,從道光年間就有了。在顏色上可以多達30幾種色彩,色澤也是非常地耐看,豔而不俗,呈現一種不同的氣質。在未來也期望能改良出不含鉛的釉料,或是將交趾陶更加地融入生活化,不再只是擺放在廟宇當中,讓一般人也能在更多地方欣賞到交趾陶的美。

 

9. 請問製作過程您覺得有那個步驟較為困難?

答:都還好,每個步驟都是熟能生巧

 

10. 創作靈感都是從哪邊找取?

答:記在頭腦中,17歲開始學習,多取自忠孝節義,但較適用於傳統作品中

 

11. 有哪件作品最自豪?

答:每件作品都很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作品,客戶才會喜歡你的作品

 

12. 有幫甚麼機關製作交趾陶?

答:很多社會團體的公共藝術,還有很多廟宇。廟宇的作品較粗俗,公共藝術較精緻

 

13. 平時除了在學校授課之外,還有在哪裡授課?

答:在嘉義有工作室,主要時間是在那邊製作,也會到監獄去教受刑人交趾陶

 

14. 一個禮拜的創作時間通常為多久?

答:從事寓教於樂,教學時間都在創作跟學習,是一種產觀學

 

15. 對於教導學生學習交趾陶有甚麼感想?

答:學習交趾陶需要很多時間,監獄中的學生有較多時間學習,學東西需要用心,不必擔心學得不夠好,從失敗中吸取經驗,追求真、善、美

 

心得

  這次去訪問了呂老師才知道原來交趾陶跟一般的陶土不一樣,外觀、製作過程都差的多了。

  老師在講解的時候說他現在致力於研發無鉛釉,這樣日後就可以把交趾陶發展成容器甚至是食器,不然交趾陶只用於裝飾用真的是頗可惜,因為仔細看過之後才知道交趾陶的色澤比較透,跟一般的陶土不太一樣,我們都覺得很漂亮。

   讓我最深刻的一段話,老師說我們現在只是學生,不要想著要把作品做得多好,也不要想著要學多久才會做得好,只要一股腦兒的努力去做,一直做一直做,累積很多很多經驗,並且要失敗過才能學習成長,要爆過碎過,才能知道是哪裡的比例出問題或是哪裡沒有做好。這樣才能練成熟能生巧的本領,以後要做什麼都可以從腦海裡去尋找,熟能生巧,熟了以後東西就是自己的,誰也偷不走!

  老師非常熱心的講解,讓我們受益良多,不只了解了交趾陶這項技藝,也從中學習到學習就是永不停歇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10133303 的頭像
    b10133303

    b10133303的部落格

    b101333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