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指導教授:楊裕富博士

四建築二A B10133303 李彩彤

 

 

我國傳統建築-鹿港天后宮

 

()位序主從

鹿港天后宮 創建於明末清初,創建迄今已逾四百餘年,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神尊的廟宇,現被列為國定古蹟。廟宇為坐東南東朝西北西廟門面對台灣海峽,遠眺湄洲祖廟。

 

中殿的傳統屋脊上,剪粘神仙排列符合主從位序,由兩旁護龍為從,神仙置中為主。

 


 

 

()陰陽調和


鹿港天后宮 木雕-飛魚(鰲魚)

八卦藻井的下方有四隻「飛魚」,其造型為龍頭魚尾,性好吐水,裝飾在建築物上,有防火災的喻意。文人視此龍頭魚尾的造型為鰲魚,有「獨佔鰲頭、科舉高中」的涵意。

 

殿內太歲星君,俗稱太歲或歲君,為人類之本命歲神,主掌人間的吉凶禍福,古代陰陽學家以天干地支配合六十年為一甲子,每年各有歲神輪值,當值之歲神,即稱「值年太歲」。俗諺云: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因此本命生肖與值年太歲相沖,或相隔六年(叫對沖或偏沖),為了要趨吉避凶必須「安太歲」,以祈求來年平安,諸事順遂。

 

 

()布局成勢

「三進」、「兩廊」、「兩護龍」的三川殿型式為五開間建築格局、正殿為閩南重簷歇山式建築

 

 

()氣韻生動

三川殿的木雕多以封神榜、隋唐演義及三國演義為故事題材,少部份的木雕為原舊廟宇所留下的作品,不論是木雕、石雕、彩繪,其作品極富藝術價值。

 


木雕-牡丹鳳

 

木頭雕刻的花朵栩栩如生,綻放著、充滿活力的樣子。

 digital_archives_S_51  

石雕-墀頭獅座

 墀頭的獅座為昭和三年(1928年)蔣馨家族的作品,為基座型墀頭,公獅雕有綵帶串聯銅錢,寓喻黃金萬兩財源不斷。

圖中可見石獅精力充沛的樣子,彰顯雄壯之勢。

 

 

 ()文化符碼


-至尊無上

台灣的龍柱甚少有五爪造型,鹿港天后宮 後殿因供奉玉皇大帝,在民間信仰中玉帝乃至尊無上的地位,所以龍柱採以五爪龍柱造型。

此對龍柱為單龍盤柱,五爪握珠,口含珠並露出二顆上門牙,柱身長二七五公分,直徑三十二公分,除有雲紋、岩石外,石柱的背面雕有鳳、凰、麒、麟等四種吉祥動物,依龍柱的造形與工法,此龍柱應為咸豐年間作品。


蝙蝠-賜福

在寺廟建築中常見的題材,蝙蝠代表「福」氣、四隻蝙蝠代表「賜福」。

 

 

我國傳統工藝-木雕

傳 統木雕風格自成體系,常被視為「民間工藝」,形式可以分為細木作、神像雕刻、鑿花等類別。造型上有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 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為「精細木工」。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位序主從-以背景眾多的侍女、花草和樹木烘托作品中的神佛,且以元件大小加深主角的比重。

 


陰陽調和-利用立體木雕作出前景,背景則用陰刻,簍中的手法表現出場景虛實的關係。


布局成勢-人物主角位於最前,背景至後,利用大小關係表現出空間遠近,凸顯出主客之分。

 

 


氣韻生動-百雀朝梅》生動刻劃雀鳥們盤踞在梅樹上的動態與細節


氣韻生動-《竹林七賢》則透過罕見的孟宗竹頭當媒材,在技法上運用原本竹材的厚實紋理,將竹林中的雅士栩栩如生的表情和衣褶分明的姿態,呈現了無限的禪意與清幽。

 


文化符碼-正面的看架斗栱造型為如意型式,又稱「如意斗栱」。

 

 

我國傳統工藝-剪紙

剪紙原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至今仍然廣泛的流傳於全國各地,國人一般的習俗總喜歡在農曆新年時,用剪紙作品來做為迎春納福求祥接吉的象徵。


位序主從-腳色大小依序為,兔子、花、鳥,而花和小環繞著兔子,形成「位序主從」的關係。


陰陽調和-用「計白當黑,以空為用」的手法,表現出字裡有畫、實中有虛,不同層次的空間感。


布局成勢-主角老虎位於最前景,接著是眾多的小扇子、雲霧等背景,烘托主客關係。

 


 

氣韻生動-運用大自然的元素,花、草、動植物,表現出自然美,散發出生動的氣韻。


文化符碼-中國傳統裡「魚」即象徵「年年有餘」的吉祥之意,意味來年有富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10133303 的頭像
    b10133303

    b10133303的部落格

    b101333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